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官方网站!!!
甘蔗所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出席2021-2025年生物防治新产品新技术展望暨第八届中国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年会
- 分类:工作动态
- 作者:王长秘
- 来源:植保中心
- 发布时间:2020-11-24
甘蔗所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出席2021-2025年生物防治新产品新技术展望暨第八届中国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年会
- 分类:工作动态
- 发布时间:2020-11-24 15:27
学术交流不但可以有效促进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还可以为研究机构和学者搭建相互沟通和学习的信息平台。2020年11月19-24日,“2021-2025年生物防治新产品新技术展望暨第八届中国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年会”在江苏苏州市召开,会议由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由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小瓢虫孵化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各地农业主管部门、植保站、农业领域企业家、农业带头人、农业创业人等200余名专家、科技工作者、学者等齐聚一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科学家黄应昆研究员一行3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阳澄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丰介绍了相城区投资环境以及阳澄湖镇的文化背景、交通情况、经济发展、现代产业发展情况。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立宏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布置的三农工作要求,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拓宽惠农增收渠道,全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杰建议通过产学研融合、运用交流、产品展示等方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唐明珍概述了江苏省生物农药生产规模、产品种类、推广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首席科学家郭荣指出应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防控措施推广,加强技术开发集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原司长胡恒洋讲述了生物农药面临成效慢、成本高、推广难问题,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家等之间的合作,推进农药绿色发展。会议还进行了阳澄湖农业科技孵化中心开园仪式、合作揭牌仪式、项目签约仪式、“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十佳品牌企业”颁奖仪式。
本次大会围绕“新时代、新策略和新展望”主题,特邀浙江工业大学名誉校长沈寅初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邱德文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药药效审评处处长杨峻、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自文研究员、同济大学张鹏飞教授等知名专家及学者分别作了精彩报告。本次大会主要从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开发利用、功能解析、应用情况、防治机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学术交流。
通过参加本次会议,团队成员了解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控核心技术及解决方案、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扩展了视野,提升了认识;同时增进了与各专家、同行的交流和了解,对下一步更好的开展甘蔗病虫害生物防控工作、拓展研发思路和增强与同行间的合作交流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国家糖料产业体系开远综合试验站蔡青研究员一行调研勐海、澜沧、元江、新平蔗区
根据国家糖料产业体系开远综合试验站重点任务内容,为进一步了解试验站四个辐射县(勐海、澜沧、元江、新平)2017年示范品种的田间表现,充分发挥新品种新技术对甘蔗产业的支撑作用,2017年11月9-14日,开远综合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一行4人深入勐海、澜沧、元江、新平蔗区实地调研了甘蔗新品种的展示与示范效果,分别在勐海县甘蔗技术推广站、澜沧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元江县经济作物工作站、新平县经济作物工作站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查看了云蔗08-1609、云蔗09-1601、粤糖43号、福农09-4095、桂糖40号、福农07-3206、柳城07-150等品种的田间表现,其中,云蔗08-1609在四个蔗区的表现较优。 期间,蔡青站长还详细了解了各辐射县甘蔗产业情况,并就2017年甘蔗产业经济调查问卷的开展情况作了部署,针对调查过程中的问题做了相应的解答。最后,就年底开展示范品种产量和糖分数据的调查、收集做了进一步明确。
-
甘蔗所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参加国家甘蔗体系2016年年终总结会议
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2016年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终总结和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做好2016年度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总结及人员考核工作,2017年2月18-23日,国家甘蔗体系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大会在广西南宁顺利召开,农业部和广西自治区相关领导莅临指导。 首席科学家陈如凯教授主持会议,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团队成员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下简称“云南甘蔗所”)岗位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吴才文研究员、黄应昆研究员和开远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一行4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岗位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吴才文研究员、黄应昆研究员和开远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分别围绕2016年初各岗位任务委托协议中规定的重点任务、产业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应急性技术服务、前瞻性研究任务及其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重点对各岗位的工作亮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考评中,云南甘蔗所各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考核名次整体靠前,其中,张跃彬研究员和黄应昆研究员考核为优秀。另外,根据产业发展科技需要,会议还对2017年体系工作计划进行分组讨论,并就2017年跨体系合作、扶贫及创新驱动等工作进行了重点讨论。
-
国家甘蔗产业体系育种室“十三五”重点研究任务研讨会在昆明顺利召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农业部“转方式,调结构”和农业供给侧改革攻坚之年,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要求各研究室认真梳理甘蔗产业“十三五”需要优先解决的、事关体系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问题,形成“十三五”的重点任务。 2016年3月7-10日,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十三五”重点研究任务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简称“云南甘蔗所”)承办,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许莉萍教授主持,甘蔗所副所长、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科学家吴才文研究员一行4人参加了会议,并承担了会议的组织工作。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还指派了体系秘书、机械、栽培和植保研究室岗位专家和部分综合试验站站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在全面总结育种研究室“十二五”取得的成绩和科学客观分析我国甘蔗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技术需要求的基础上对育种研究室“十三五”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研讨,形成了“适宜机械化的甘蔗新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和“强宿根抗逆甘蔗种质创制与评价技术”等2项重点研究任务,任务拟通过技术创新、资源评价、抗旱、抗寒、抗病、养分利用和品种适应机械化等遗传特性研究,从种质、亲本和品种等关键技术上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下一步育种研究室各岗位科学家及其团队成员将围绕重点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推进各项研究,为我国蔗糖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关键的品种技术支撑。
-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十三五”研究任务内容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甘蔗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科学规划“十三五”工作任务,切实发挥体系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2016年3月8-9日,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十三五”研究任务内容研讨会在昆明顺利召开。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广西甘蔗研究所黄诚华博士、福建农林大学高三基研究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张树珍研究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黄应昆研究员以及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孙东磊高级农艺师等5个岗位团队的岗位科学家或代表及其主要技术骨干7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同时还邀请了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云南德宏综合试验站张永港站长、广西柳城综合试验站卢文祥站长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分别介绍了当前我国不同生态蔗区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为害情况和存在问题、技术需求及防控思路、对策,结合甘蔗生产实际,探讨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形势与趋势,重点研讨了研究室“十三五”工作任务与考核指标。 研究室主任、广西甘蔗研究所黄诚华博士对会议进行了系统总结,通过各位专家的热烈讨论,明确了研究室“十三五”研究方向和重点,要求大家围绕会议研讨内容,抓紧时间补充完善研究室“十三五”工作任务,并着手制定各团队“十三五”的重点任务和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等工作内容。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电话:0871-65892704 传真:0873-7222489
版权所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34号 滇ICP备11003733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