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官方网站!!!
发展历程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公元前279年楚将庄蹻入滇,中原文化传入云南,云南土著民族的原始农耕文明逐渐融入中华文明圈,形成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原始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近代农业。云南农业科研工作,始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在昆明建立云南农业学堂,设试验农场,分为水田、菜圃、花卉三部。1912年,在昆明成立云南农事试验场,设农艺、林艺、蚕桑、畜牧四部。1918~1941年,陆续建立棉业、茶叶、烤烟、畜牧、蚕桑等试验场和稻麦改进所,1946年,建立云南农业改进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共云南省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1950年,新建云南省农业试验站。1958年大区撤销,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迁来云南,与云南农业试验站合并,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76年,撤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设粮食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研究所、园艺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同时,将原属省农业厅管辖的烤烟研究所、甘蔗研究所、茶叶研究所、蚕桑研究所、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划归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领导。
云南是甘蔗的原产地之一,从明代开始种植甘蔗。据统计,全省适宜甘蔗种植的土地面积有4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滇西南、滇东南海拔1300米以上的地区。云南甘蔗,在1956年以前面积一致维持在1万公顷,每公顷单产在37.5吨左右,品种为罗汉蔗、芦蔗、草甘蔗。已加工红糖为主,加工方法为牛拉木轴土法榨汁熬制红糖。以竹园、盘溪、巧家等地红糖驰名,销售四川、贵州等省。
为了适应云南蔗糖产业的发展,1956年9月26日,食品工业部制糖工业管理局云南甘蔗试验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前身)在开远县成立。1958年下放云南省轻工厅领导,更名为云南省轻工研究所开远工作站,1961年下放红河州领导,红河州把开远甘蔗试验站和曲溪棉作试验站合并成红河州作物研究所。1963年收归云南省农业厅领导,改名开远甘蔗试验站。1970年再次下放红河州。1974年1月又划归云南省农业厅领导,改名为云南省甘蔗科学研究所。1976年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划归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领导,改名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为了利用云南珍贵的甘蔗种质资源和优良甘蔗杂交育种条件,1988年8月,争取了农业部与云南省联合建设瑞丽甘蔗杂交育种试验站,同年11月1日着手创建。瑞丽甘蔗育种站原为国家农业部、云南省农科院和德宏州政府合办,实行双重领导,行政关系隶属省德宏州人民政府,归属州蔗糖局具体领导,业务上接受省农科院领导。1994年底,根据农业部科技司的意见,瑞丽甘蔗杂交育种试验站的行政、科研及产权关系归属云南省农科院,隶属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具体领导,改名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瑞丽育种站。2004年4月7日,因农科院体制改革,原瑞丽稻作站(瑞丽农业试验推广站)并入瑞丽甘蔗育种站,行政关系归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但对外仍保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瑞丽农业试验推广站的牌子。
2005年3月,省农科院红瑞柠檬研究所成立,由省农科院、云南红瑞柠檬开发有限公司和地方政府联合共建,研究机构设置瑞丽育种站。研究所占地面积200余亩,拥有科研示范基地2000余亩,设有“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柠檬综合试验站”,是我国唯一的柠檬专业科研机构。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为瑞丽发展柠檬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2010年12月,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柠檬研究划入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
建所50年来,育成并推广了甘蔗新品种100余个,先后进行了5次全省性的甘蔗品种更新,研究病推广了甘蔗科学栽培技术、节水抗旱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温水脱毒生产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深沟板土栽培技术、蔗叶还田技术、间套种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等。据统计,到2011年末,甘蔗研究所共承担了国家、省、部及科研项目200余项,引进选育和杂交育种适宜云南蔗区生态的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40余个,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达61项,1973-2010年,发表甘蔗科技论文451篇,其中十一五期间发表论文222篇。为蔗糖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云南重要的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和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优势区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末,全所在职职工106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2人;拥有国家甘蔗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综合试验站长1人;中国糖业专家1人,农业部甘蔗品种审定委员1人;拥有云南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创新带头人8人,省甘蔗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专家3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是云南省甘蔗产业专业科研机构,全所任务是:根据云南蔗糖生产发展对甘蔗科技的要求,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积极开展相关的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重点解决不同发展时期云南、西南三省甘蔗生产发展中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蔗糖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全所设甘蔗种质资源研究中心、甘蔗遗传育种研究中心、甘蔗农艺研究中心、甘蔗有害生物防治研究中心、甘蔗信息技术、甘蔗农机、能源甘蔗燃料乙醇等7个学科,在瑞丽建有甘蔗育种站等研究机构,全所占地527亩(其中开远309亩,瑞丽218亩)。全所设党政办公室、财务科、行政科、科技管理科、科技开发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管理机构。 “十一•五”期间,挂靠甘蔗研究所的机构已6个,即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农业部云南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国家内陆甘蔗杂交育种基地、国家农业部甘蔗良(原)种繁育基地,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通过多年建设与发展,目前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已具备了良好的科技基础设施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完善的甘蔗产业研发体系,基本形成一个覆盖云南主要蔗区、辐射全国,具有西南生态特色的现代甘蔗科研研发中心。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电话:0871-65892704 传真:0873-7222489
版权所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34号 滇ICP备11003733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