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官方网站!!!
甘蔗所举办2021年农民丰收节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
- 分类:工作动态
- 作者:毛钧
- 来源:种质资源中心
- 发布时间:2021-09-24
甘蔗所举办2021年农民丰收节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
- 分类:工作动态
- 发布时间:2021-09-24 16:35
9月23日恰逢“秋分”,也是2020年脱贫后的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系统展示我国甘蔗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成就,介绍甘蔗种质资源在保障国家食糖安全、推进甘蔗科研原始创新与现代甘蔗种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甘蔗分库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下简称甘蔗所)举办了“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
参加本次科普活动的是来自开远市第十一中学的56名师生,活动分为室内讲解和室外参观两部分内容。室内讲解由甘蔗所种质资源中心主任陆鑫副研究员负责,他通过生动有趣的幻灯片和视频多媒体展示,向师生们介绍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由来、粮食安全面临的巨大挑战、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制糖技术的传播等丰富多彩的科普内容,还融入了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解读,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室外参观活动由甘蔗所资源中心副主任徐超华助理研究员负责,他引导师生们依次参观了甘蔗“五圃制”选育试验区、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和蔗糖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实验室,并适时讲解甘蔗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分类鉴定、杂交利用、病虫害防治和遗传育种技术等科普小知识。
活动结束前,师生们还品尝了由甘蔗加工而成的不同口味的红糖、果醋、微晶糖含片等健康功能型农副产品。大家表示,这样的科普开放日活动非常有意义,能学习到学校课堂上没有的农业科学知识,了解到袁隆平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卓越贡献,还可以一边品尝美味的甘蔗糖品,一边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
此次开放日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履行了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和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的社会职能和义务,特别是面向青少年展示了甘蔗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遗传多样性,普及了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性,提高了公众珍惜粮食、保护资源和崇尚科学的意识。
(图1 多媒体科普知识讲座)
(图2 参观甘蔗试验地)
(图3 品尝甘蔗加工产品)
(图4 参观合影)
-
甘蔗所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和开远综合试验站团队参加2023年甘蔗病虫害调查工作总结交流会
-
国家糖料产业体系开远综合试验站蔡青研究员一行调研勐海、澜沧、元江、新平蔗区
根据国家糖料产业体系开远综合试验站重点任务内容,为进一步了解试验站四个辐射县(勐海、澜沧、元江、新平)2017年示范品种的田间表现,充分发挥新品种新技术对甘蔗产业的支撑作用,2017年11月9-14日,开远综合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一行4人深入勐海、澜沧、元江、新平蔗区实地调研了甘蔗新品种的展示与示范效果,分别在勐海县甘蔗技术推广站、澜沧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元江县经济作物工作站、新平县经济作物工作站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查看了云蔗08-1609、云蔗09-1601、粤糖43号、福农09-4095、桂糖40号、福农07-3206、柳城07-150等品种的田间表现,其中,云蔗08-1609在四个蔗区的表现较优。 期间,蔡青站长还详细了解了各辐射县甘蔗产业情况,并就2017年甘蔗产业经济调查问卷的开展情况作了部署,针对调查过程中的问题做了相应的解答。最后,就年底开展示范品种产量和糖分数据的调查、收集做了进一步明确。
-
甘蔗所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参加国家甘蔗体系2016年年终总结会议
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2016年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终总结和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做好2016年度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总结及人员考核工作,2017年2月18-23日,国家甘蔗体系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大会在广西南宁顺利召开,农业部和广西自治区相关领导莅临指导。 首席科学家陈如凯教授主持会议,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团队成员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下简称“云南甘蔗所”)岗位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吴才文研究员、黄应昆研究员和开远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一行4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岗位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吴才文研究员、黄应昆研究员和开远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分别围绕2016年初各岗位任务委托协议中规定的重点任务、产业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应急性技术服务、前瞻性研究任务及其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重点对各岗位的工作亮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考评中,云南甘蔗所各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考核名次整体靠前,其中,张跃彬研究员和黄应昆研究员考核为优秀。另外,根据产业发展科技需要,会议还对2017年体系工作计划进行分组讨论,并就2017年跨体系合作、扶贫及创新驱动等工作进行了重点讨论。
-
国家甘蔗产业体系育种室“十三五”重点研究任务研讨会在昆明顺利召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农业部“转方式,调结构”和农业供给侧改革攻坚之年,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要求各研究室认真梳理甘蔗产业“十三五”需要优先解决的、事关体系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问题,形成“十三五”的重点任务。 2016年3月7-10日,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十三五”重点研究任务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简称“云南甘蔗所”)承办,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许莉萍教授主持,甘蔗所副所长、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科学家吴才文研究员一行4人参加了会议,并承担了会议的组织工作。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还指派了体系秘书、机械、栽培和植保研究室岗位专家和部分综合试验站站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在全面总结育种研究室“十二五”取得的成绩和科学客观分析我国甘蔗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技术需要求的基础上对育种研究室“十三五”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研讨,形成了“适宜机械化的甘蔗新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和“强宿根抗逆甘蔗种质创制与评价技术”等2项重点研究任务,任务拟通过技术创新、资源评价、抗旱、抗寒、抗病、养分利用和品种适应机械化等遗传特性研究,从种质、亲本和品种等关键技术上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下一步育种研究室各岗位科学家及其团队成员将围绕重点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推进各项研究,为我国蔗糖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关键的品种技术支撑。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电话:0871-65892704 传真:0873-7222489
版权所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34号 滇ICP备11003733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