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官方网站!!!
甘蔗所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深入景谷洋浦南华蔗区开展病虫害发生危害巡查及防控指导
- 分类:工作动态
- 作者:王晓燕
- 来源:植保中心
- 发布时间:2022-07-12
甘蔗所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深入景谷洋浦南华蔗区开展病虫害发生危害巡查及防控指导
- 分类:工作动态
- 发布时间:2022-07-12 09:08
为了解掌握多雨高湿极端气候条件下,景谷洋浦南华蔗区病虫害发生危害动态,切实做好甘蔗中耕管理和病虫害精准防控工作,促进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蔗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7月8-11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黄应昆研究员、王晓燕副研究员等一行8人,深入景谷洋浦南华永平、钟山分公司蔗区开展甘蔗病虫害发生危害动态巡查与防控示范、指导。
在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罗志坚副总经理,紫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宏、技术主管蒋玉龙和景谷洋浦南华永平分公司陈汝波农务副总、钟山分公司陈勇农务副总及各分公司农务科长、植保员及农务员等相关人员的陪同下,黄应昆研究员及团队成员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对病虫害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实地调研。明确永平公司蔗区以大螟、条螟、梢腐病为主,局部蔗区锈病发生严重;钟山蔗区以条螟、梢腐病为主;2个蔗区杂草危害严重并普遍存在除草剂药害等。建议加强田间病虫害发生动态巡查,抓好抓实中后期条螟、白螟和梢腐病、锈病、褐条病等病虫害的防控,并抓紧时间科学防除杂草,追肥壮苗。期间与同行人员就品种合理布局、科学种植、病虫草精准防控及脱毒种苗繁殖示范等进行了现场指导与交流。
随后,根据病虫草害巡查结果,结合蔗糖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要求,黄应昆研究员针对甘蔗“种、管、收”关键技术环节和病虫草害精准防控及存在问题等对公司领导和相关农务技术人员进行了详细培训和讨论交流。建议精细种植保出苗,深耕深种,药膜肥一体化科学种植,大力推广使用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强化宿根管理,提升甘蔗病虫害诊断、识别能力,根据气候动态和病虫害发生流行特点进行统防统治和应急性防控,注重病虫巡查监测,将甘蔗病虫害防控工作常态化、标准化、科学化,加强巡查,追肥壮苗,科学及时防除杂草。同时就2022年病虫害二次防控的时间、用药配方及使用技术、方法等进行了指导。
通过实地调查、技术培训与讨论交流,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更加深入认识到病虫草危害的严重性及其科学防控的重要性。了解掌握了甘蔗病虫害精准识别和精准防控施药技术、方法等,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甘蔗病虫害精准防控和科学种蔗水平,为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和蔗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保障。巡查期间,开展甘蔗精细种植、科学管理和重要暴发流行灾害性病虫精准诊断识别与防控现场交流及培训指导6期次,培训农技人员和蔗农120余人次。
(图1 永平公司蔗区甘蔗病虫害发生危害动态巡查)
(图2 永平公司甘蔗精细种管与病虫草害精准防控培训与交流讨论)
(图3 钟山公司蔗区甘蔗病虫害发生危害动态巡查)
(图4 钟山公司甘蔗精细种管与病虫草害精准防控培训与交流讨论)
-
国家糖料产业体系开远综合试验站蔡青研究员一行调研勐海、澜沧、元江、新平蔗区
根据国家糖料产业体系开远综合试验站重点任务内容,为进一步了解试验站四个辐射县(勐海、澜沧、元江、新平)2017年示范品种的田间表现,充分发挥新品种新技术对甘蔗产业的支撑作用,2017年11月9-14日,开远综合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一行4人深入勐海、澜沧、元江、新平蔗区实地调研了甘蔗新品种的展示与示范效果,分别在勐海县甘蔗技术推广站、澜沧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元江县经济作物工作站、新平县经济作物工作站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查看了云蔗08-1609、云蔗09-1601、粤糖43号、福农09-4095、桂糖40号、福农07-3206、柳城07-150等品种的田间表现,其中,云蔗08-1609在四个蔗区的表现较优。 期间,蔡青站长还详细了解了各辐射县甘蔗产业情况,并就2017年甘蔗产业经济调查问卷的开展情况作了部署,针对调查过程中的问题做了相应的解答。最后,就年底开展示范品种产量和糖分数据的调查、收集做了进一步明确。
-
甘蔗所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参加国家甘蔗体系2016年年终总结会议
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2016年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终总结和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做好2016年度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总结及人员考核工作,2017年2月18-23日,国家甘蔗体系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大会在广西南宁顺利召开,农业部和广西自治区相关领导莅临指导。 首席科学家陈如凯教授主持会议,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团队成员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下简称“云南甘蔗所”)岗位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吴才文研究员、黄应昆研究员和开远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一行4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岗位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吴才文研究员、黄应昆研究员和开远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分别围绕2016年初各岗位任务委托协议中规定的重点任务、产业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应急性技术服务、前瞻性研究任务及其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重点对各岗位的工作亮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考评中,云南甘蔗所各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考核名次整体靠前,其中,张跃彬研究员和黄应昆研究员考核为优秀。另外,根据产业发展科技需要,会议还对2017年体系工作计划进行分组讨论,并就2017年跨体系合作、扶贫及创新驱动等工作进行了重点讨论。
-
国家甘蔗产业体系育种室“十三五”重点研究任务研讨会在昆明顺利召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农业部“转方式,调结构”和农业供给侧改革攻坚之年,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要求各研究室认真梳理甘蔗产业“十三五”需要优先解决的、事关体系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问题,形成“十三五”的重点任务。 2016年3月7-10日,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十三五”重点研究任务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简称“云南甘蔗所”)承办,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许莉萍教授主持,甘蔗所副所长、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科学家吴才文研究员一行4人参加了会议,并承担了会议的组织工作。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还指派了体系秘书、机械、栽培和植保研究室岗位专家和部分综合试验站站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在全面总结育种研究室“十二五”取得的成绩和科学客观分析我国甘蔗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技术需要求的基础上对育种研究室“十三五”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研讨,形成了“适宜机械化的甘蔗新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和“强宿根抗逆甘蔗种质创制与评价技术”等2项重点研究任务,任务拟通过技术创新、资源评价、抗旱、抗寒、抗病、养分利用和品种适应机械化等遗传特性研究,从种质、亲本和品种等关键技术上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下一步育种研究室各岗位科学家及其团队成员将围绕重点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推进各项研究,为我国蔗糖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关键的品种技术支撑。
-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十三五”研究任务内容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甘蔗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科学规划“十三五”工作任务,切实发挥体系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2016年3月8-9日,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十三五”研究任务内容研讨会在昆明顺利召开。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广西甘蔗研究所黄诚华博士、福建农林大学高三基研究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张树珍研究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黄应昆研究员以及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孙东磊高级农艺师等5个岗位团队的岗位科学家或代表及其主要技术骨干7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同时还邀请了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云南德宏综合试验站张永港站长、广西柳城综合试验站卢文祥站长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分别介绍了当前我国不同生态蔗区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为害情况和存在问题、技术需求及防控思路、对策,结合甘蔗生产实际,探讨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形势与趋势,重点研讨了研究室“十三五”工作任务与考核指标。 研究室主任、广西甘蔗研究所黄诚华博士对会议进行了系统总结,通过各位专家的热烈讨论,明确了研究室“十三五”研究方向和重点,要求大家围绕会议研讨内容,抓紧时间补充完善研究室“十三五”工作任务,并着手制定各团队“十三五”的重点任务和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等工作内容。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电话:0871-65892704 传真:0873-7222489
版权所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34号 滇ICP备11003733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