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官方网站!!!
甘蔗所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出席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
- 分类:工作动态
- 作者:王晓燕
- 来源:植保中心
- 发布时间:2023-11-10
甘蔗所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出席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
- 分类:工作动态
- 发布时间:2023-11-10 14:24
2023年11月6-9日,“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河南郑州举行。会议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协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南省植物保护检疫站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1000余人参加了大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黄应昆研究员、王晓燕副研究员、张荣跃副研究员和李婕助理研究员等一行4人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上,主持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张友军向全体参会人员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嘉宾和领导。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朱焕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陈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院长陆宴辉,为此次会议的召开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本次大会特邀宁波大学陈剑平院士、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柏连阳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陈万权研究员及来自武汉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10位植物保护知名专家以“植物健康与生物安全”为主题,做了精彩绝伦的大会学术报告,并分5个分会场举行了100多个学术交流报告。其中,黄应昆研究员应邀作了“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调查分析与精准防控”专题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蔗糖产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重点对多种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如甘蔗梢腐病、褐条病、锈病等的发生流行动态、为害损失、灾害特性及精准防控措施等进行了报告和交流。李婕助研作了“甘蔗赤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其防治研究”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甘蔗赤腐病的症状识别、发生流行特点及为害情况,重点介绍了我国甘蔗赤腐病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防治措施等。
通过参加会议,团队成员了解了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控与生物安全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扩展了视野,提升了认识;同时增进了与此领域知名专家、同行的交流和了解,对下一步更好的开展甘蔗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促进甘蔗产业提质增效,拓展研发思路和增强与同行间的合作交流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图1 岗位科学家团队出席会议)
(图2 黄应昆研究员作报告)
(图3 李婕助理研究员作报告)
-
甘蔗所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和开远综合试验站团队参加2023年甘蔗病虫害调查工作总结交流会
-
国家糖料产业体系开远综合试验站蔡青研究员一行调研勐海、澜沧、元江、新平蔗区
根据国家糖料产业体系开远综合试验站重点任务内容,为进一步了解试验站四个辐射县(勐海、澜沧、元江、新平)2017年示范品种的田间表现,充分发挥新品种新技术对甘蔗产业的支撑作用,2017年11月9-14日,开远综合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一行4人深入勐海、澜沧、元江、新平蔗区实地调研了甘蔗新品种的展示与示范效果,分别在勐海县甘蔗技术推广站、澜沧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元江县经济作物工作站、新平县经济作物工作站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查看了云蔗08-1609、云蔗09-1601、粤糖43号、福农09-4095、桂糖40号、福农07-3206、柳城07-150等品种的田间表现,其中,云蔗08-1609在四个蔗区的表现较优。 期间,蔡青站长还详细了解了各辐射县甘蔗产业情况,并就2017年甘蔗产业经济调查问卷的开展情况作了部署,针对调查过程中的问题做了相应的解答。最后,就年底开展示范品种产量和糖分数据的调查、收集做了进一步明确。
-
甘蔗所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参加国家甘蔗体系2016年年终总结会议
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2016年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终总结和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做好2016年度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总结及人员考核工作,2017年2月18-23日,国家甘蔗体系2016年年终工作总结大会在广西南宁顺利召开,农业部和广西自治区相关领导莅临指导。 首席科学家陈如凯教授主持会议,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团队成员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下简称“云南甘蔗所”)岗位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吴才文研究员、黄应昆研究员和开远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一行4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岗位科学家张跃彬研究员、吴才文研究员、黄应昆研究员和开远试验站站长蔡青研究员分别围绕2016年初各岗位任务委托协议中规定的重点任务、产业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应急性技术服务、前瞻性研究任务及其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重点对各岗位的工作亮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考评中,云南甘蔗所各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考核名次整体靠前,其中,张跃彬研究员和黄应昆研究员考核为优秀。另外,根据产业发展科技需要,会议还对2017年体系工作计划进行分组讨论,并就2017年跨体系合作、扶贫及创新驱动等工作进行了重点讨论。
-
国家甘蔗产业体系育种室“十三五”重点研究任务研讨会在昆明顺利召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农业部“转方式,调结构”和农业供给侧改革攻坚之年,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要求各研究室认真梳理甘蔗产业“十三五”需要优先解决的、事关体系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问题,形成“十三五”的重点任务。 2016年3月7-10日,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十三五”重点研究任务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简称“云南甘蔗所”)承办,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许莉萍教授主持,甘蔗所副所长、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科学家吴才文研究员一行4人参加了会议,并承担了会议的组织工作。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还指派了体系秘书、机械、栽培和植保研究室岗位专家和部分综合试验站站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在全面总结育种研究室“十二五”取得的成绩和科学客观分析我国甘蔗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技术需要求的基础上对育种研究室“十三五”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研讨,形成了“适宜机械化的甘蔗新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和“强宿根抗逆甘蔗种质创制与评价技术”等2项重点研究任务,任务拟通过技术创新、资源评价、抗旱、抗寒、抗病、养分利用和品种适应机械化等遗传特性研究,从种质、亲本和品种等关键技术上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下一步育种研究室各岗位科学家及其团队成员将围绕重点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推进各项研究,为我国蔗糖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关键的品种技术支撑。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电话:0871-65892704 传真:0873-7222489
版权所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34号 滇ICP备11003733号-1 技术支持:中企动力 昆明